集体教学活动
活动内容:科学《小水滴旅游记》
活动目的:
1.通过故事内容,感知水在自然界的蒸发和凝结的现象,
2.知道水循环的过程,萌发婴幼儿喜欢探索自然的秘密的兴趣。
活动筹备:
1.前期筹备:水已蒸发的实验瓶与记录
课前筹备:
1.水滴凝结与下落的两段视频
2.图标
3.白纸、铅笔
4.凝结实验水瓶 盖子
活动过程:
详细步骤 | 关注点、预设方案 |
1、神秘水滴为什么消失 察看实验瓶,伴随时间的累积,水平面的变化。 教师:为何实验瓶中水平面降低?水去什么地方了,为何会消失? | 通过瓶中水的降低,引发婴幼儿的关注,从而对课程拓展的导入。 |
2、水滴去什么地方了 1.教师讲述故事前两段,婴幼儿倾听。教师:刚刚你们说了这么多小水滴消失是什么原因,那目前大家来听听老师这里的小故事,找找答案,看看小水滴到底去了哪儿旅游呢? 2.婴幼儿大胆讲述小水滴旅游的过程及旅游过程中的变化。 教师:故事讲到这里,请问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小水滴的旅游足迹了吗?为何它会消失?它去了哪儿旅游呢?教师小结,并出示部分图标。 3.观看水滴蒸发、遇冷凝结成水的视频1 4.教师展示遇冷凝结小实验,请婴幼儿察看。 教师总结:原来水蒸气上升到肯定的高空后,变冷,液化成小水珠,一块凝结成了云朵。 | 先帮助婴幼儿知道水滴去了哪?再解决如何小水滴回来,通过故事发现原来是到云朵里去了这第一个过程。 在通过察看视频初步知道水滴蒸发遇冷凝结的原理。 |
3、水滴还会回来吗 1.提出问题、集体讨论,婴幼儿进行假设教师:小水滴变成了云朵,那它是一直变成了云朵还是?它会重新回到最开始的地方吗?它会如何回来呢?婴幼儿分组回座位,组内可第三讨论,最后用前书写的形式绘画源于己的想法。 2.师幼一同小结 3.教师:下面听一听故事的后半部分,看看水滴回来了吗?是如何回来的?和你想的是否一样? 4.观看完整视频,加深认知 | 大胆发挥婴幼儿的想象,让婴幼儿进行讨论考虑,小水滴是如何回来的。和老师小朋友一同讨论,最后以科学视频的方法严谨的进行总结。 |
4、水循环 1.依据故事内容,引导婴幼儿发现小水滴旅游产生的一个循环条件。 2.依据图示,让婴幼儿知道这是一个水循环的过程,分别由蒸发、凝结、和大家容易见到的降水三个环节组成。 | 把故事内容结合起来,让婴幼儿了解小水滴旅游记其实就是一个水循环的过程。 |
4、课后延伸 今天大家学习了水滴蒸发凝结的科学道理,那样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父母一块找一找生活当中的遇冷凝结的小现象吧! | 让婴幼儿通过生活发现的各种现象来呈现大家学习到的科学现象。 |